1980年,下河村。 天色灰蒙蒙,东方的启明星在地平线上挂着,村子里静悄悄的,突然,村尾的某间房子亮起昏黄的烛光,随即,“咿呀”一声,房子的正门开一条门缝。 佘家门口,佘宁背着装好玉米种子的竹筐,一手提着锄头,一边回头叮嘱随她一起起来的小佘妮。 “妮妮乖乖在家,早饭姐姐煮好放在锅里,饿了你先吃,记得看着妈,不让她下床,不让她出门。” 抱着她的阿贝贝小枕头乖乖待着门口,面色微黄的小女孩认真地点了点头,佘宁将木门关上,伴着月光往田的方向去。 佘宁不是这个年代的佘宁。 她是两天前穿来的,穿来时,这具身体正发着高烧,要不是这具身体的母亲和七岁的妹妹轮流日夜照顾,她恐怕会像原身那个13岁的小姑娘一样烧没了。 想到诱发这场高烧的原因,就是过了两天,佘宁还是很气愤,可怜原主那懂事的小丫头。 佘家现在老中青三代只剩女人,偏偏佘老头打鬼子当过兵,挣下一份令人羡慕的家业。因为原身的渣爹抛弃妻女,佘老头内心愧疚自己识人不清,害了女儿一生,气急之下竟然就这么去了,偏生屋漏偏逢雨,佘老太太也气中风了。 这下子,佘家真正能主事便只有原身母亲一人了。 佘家现下老的老,小的小,病的病,这不立刻被人盯上了吗? 同宗的佘二婶反复上门劝说原主才30出头的母亲,劝她过继自己那个已经18岁的儿子,说要忍痛割爱,说佘家没男人会被欺负,死了没人摔火盆。 三天前就是这位佘二婶,拉住去河边洗衣服的原身纠缠,见原主油盐不进,说话越来越难听,什么以后嫁人都没娘家人撑腰,什么以后原主的母亲还要嫁人,靠不住。 原身那个嘴皮子不利索的小姑娘气得跟对方争执起来,那佘二婶的小儿子一把将原身推进河里,原身本就早产病弱,这下更是惊怒交加下,烧没了! 于是,再睁眼,佘宁成了原身。 佘宁不知道原身去哪了,不过原身的模样跟她小时候一模一样,连耳后的小红痣的位置都一样,要不是她们年代相隔较远,她都以为原身是她本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