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莞穿越成古代一个世家闺秀李纨,已有月余。今年年方十五,刚刚及笄,待字闺中。 前世,她是个母胎solo了三十载的社畜,谁想到,穿越到古代竟然白捡了一门亲事。 她听身边的大丫鬟素云说,跟她有娃娃亲的准姑爷刚刚中了贡士,两家正在议亲。 李家人口结构比较简单,李莞的父母健在;上头还有一个老太太,是父亲的嫡母;下头有一个嫡亲的弟弟。两个姨娘,是早年老太太安排纳下的良妾,均无所出。一家七口人,多年相安无事,一直生活在一起。 李家是书香门第,已经过世的爷爷曾是一代大儒。李莞的父亲李守中,出任过国子监祭酒,位及三品,门生故吏满天下。 只是一朝天子一朝臣,自太上皇退位颐养天年,当今圣上登基,李守中便从国子监祭酒的位置上下来了,在家赋闲吟诗作画,也好生自在。 紧邻着李府西边的院落里,住着李莞的叔叔和婶婶一家。叔叔李守才跟李莞的父亲一样,都是庶出,生母皆早亡,大事由李家的嫡奶奶做主。 李守才娶亲后,李府便分了家。原来的花园处建了一个院墙,中间有个黑漆门,平日里也不关。叔婶来东院跟老太太晨昏定省,也不怠慢。 不过,李守才是个不省心的,自个儿做主把怀了身孕的外室接进家不说,外室生了儿子后,李叔便要把外室抬成平妻。 李婶正在老太太面前哭呢。“老太太,您可得为儿媳做主啊!二爷这些年看中的人,哪次不是儿媳张罗着开脸、抬房。 外边的那位原是在勾栏院唱曲儿的,她有了身孕后,二爷一番苦求,儿媳也怕李家的骨血在外头遭罪有个三长两短,也将那戏子接进了门,好生伺候着。谁知,那戏子生下儿子后,二爷竟然要抬她做平妻。 儿媳要是与那戏子做平妻,不如一纸休书,将儿媳休回娘家,倒也省了二爷的心。” 李老太太沉着脸,一言不发。 李守才平日不学无术、斗鸡走狗、勾栏瓦舍倒是熟得很。他平素畏惧其嫡母李老太太和其兄李守中几分,还算客气。这会子听到李婶提“休妻”二字,正中其下怀,原来还揣着的几分礼仪,竟一下子丢到了九霄云外。 李守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