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咸和三年秋,荆州传来捷报,安西将军萧迦叶率军一举夺回自十一年前豫州刺史王恭叛乱以来,被北边趁乱夺取的襄阳城,后乘胜追击将齐兵逐出长江以北,逼近旧都洛阳。两军交战月余,最终齐军投降,愿割让上庸、南阳二郡为条件止战。 朝廷闻讯,举国上下为之欢欣鼓舞,这是自大魏立国以来北伐首次告捷,成功收复故土。心怀故国的侨姓大族们在朝堂上纷纷上表,劝魏帝萧启乘势北伐,一举夺回当年被羯族人攻破的故都洛阳,匡扶汉室,光复神州。 而近年来一直反对新政的士族领袖中书令容铉、侍中许遵,却和主持新政的尚书令桓安在北伐一事上意见一致,都主张接受齐国的条件,立即派使臣前往边境协助谈判、犒赏三军。 魏帝思虑良久,念及边境粮草告急、将士疲敝,下旨以大鸿胪桓宣为使臣,即日前往边境。 次月,西南再传捷报,广州刺史、车骑将军桓宴携桓宣之子安南将军桓俭率军平定百越叛乱,百越一带夷族悉数归顺大魏,奉大魏为宗主国。至此,大魏南北边境实现了立国以来难得的安稳局面。魏帝下旨大赦,再度降低赋税、减轻徭役,与民休养生息。 眼见时局平稳,又有明主在世,金陵内外一片祥和欣荣之象,百姓们辛勤躬耕,安居乐业;贵族们歌舞升平,永享富贵。 秋风渐起,曲江水畔梧桐叶落,芙蓉花发,肃杀秋气亦掩不住红尘紫陌,盎然生机。 这日,许师忙完农事,收拾了箱箧赶到江边的烟霞阁替人抄书。从正午时分直到申时二刻,秋日暖阳悄悄爬上竹简,许师才抬头看了看天色,只见窗外晴空万里,水光潋滟,江岸繁花似锦,游人如织。 此情此景让他想起烟霞阁的镇馆之宝《曲江修禊图》,于是搁笔起身,踱步到正中间的雅室寻访这幅传世名作。 《曲江修禊图》乃当朝尚书令桓安的二弟、时任大鸿胪桓宣于建元六年所作。许师尤记得那年春夏之交,晋国长公主、骠骑将军萧漪清平定王恭之乱,同年秋江南多地大丰收,为庆贺太平之世,桓宣于秋禊日在朱雀航附近城楼上俯瞰金陵,画下了这幅魏帝游幸曲江、与民同乐的修禊图。 从画上可见,在已故的三朝元老、本朝首任录尚书事许衍主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