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涩的回忆

废墟2333/著

2025-05-25

书籍简介

让我们去回望人生,走过的,错过的,还有从来没有想过的!在1990年改革开放的浪潮中,西南十八线小县城的高中校园里,学霸少女与鬼才少年的故事悄然展开。天资聪颖、性格清冷的甯,是母亲眼中的希望、老师口中的骄傲。她将所有时间投入学业,肩负着全家的期望与重担。却因无奈的补课安排,让她与吊儿郎当、不按常理的彦结下孽缘。这是一个关于成长的故事,关于在应试教育与经济大潮之间寻找自我的旅程。当张甯的理性遇上彦宸的想象,当严苛的现实遭遇无限的可能,一场青春的奇妙化学反应就此展开。《青春与资本》不只是一部校园小说,它是九十年代中国青春的缩影,是经济启蒙与心灵成长的交响曲,是两个截然不同却彼此吸引的灵魂在时代浪潮中相互照亮的故事。在这个充满栀子花香与粉笔灰尘的夏天,他们的青春正如改革开放的中国,充满无限可能。

首章试读

初夏的午后,暖意黏稠,仿佛连时光都被阳光晒得慵懒,步履蹒跚。教室里,老旧的木质吊扇有气无力地转着圈,发出单调的“吱呀”声,徒劳地搅动着沉闷滞塞的空气,反倒平添了几分昏昏欲睡的倦怠。阳光穿过积了灰的玻璃窗,斜斜地打在课桌上,映出跳跃的尘埃和一片片细碎的光斑。 窗外却是另一番景象,生机勃勃的初夏花圃恣意烂漫。紫色的薰衣草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散发出若有似无的幽香。几株红玫瑰开得热烈,饱满的花瓣偶尔被风拂落,像不经意洒落的胭脂,点缀在茵茵绿草之上。花圃旁,高大的梧桐树撑开一片浓密的绿荫,树叶随风发出“沙沙”的轻响,几片等不及秋天的叶子悠然飘落,与教室内的死寂形成了鲜明而无声的对比。 这是下午第一节政治课,冗长的讲解已近尾声。讲台上,老师的声音低沉、平缓,毫无起伏,像在诵读一本早已无人问津的古籍。他握着粉笔,在黑板上慢吞吞地写下“生产力”、“生产关系”这些抽象词汇,字迹潦草歪斜,粉笔灰簌簌落下。偶尔,他停下来,推推鼻梁上的眼镜,用近乎机械的语调继续着枯燥的论述。显而易见,这套理论早已将学生们的精力消磨殆尽:前排的女生看似专注地低头翻书,实则神游天外;中间几个男生则将头埋进臂弯,酣睡正沉;后排靠门的位置,有人在课本边缘涂鸦,勾勒出老师那张不苟言笑的脸的卡通版,引来周围几人压抑的、偷偷摸摸的笑声。 张甯坐在最后一排靠窗的位置,手肘支着桌面,指尖无意识地在课本边缘轻轻敲击,仿佛在与内心某种焦躁或思绪暗自较劲。她的长发用一根普通的黑色发圈随意束在脑后,形成一道柔顺的马尾垂在肩侧,露出一段白皙而修长的脖颈。校服在她身上显得异常干净整齐,尽管白衬衫已微微泛黄,蓝裙子的边缘也有些许磨损的痕迹,但这身朴素甚至寒酸的衣着,却丝毫无法掩盖她身上那股与生俱来的清冷气质。她的皮肤白皙得近乎透明,细腻光洁,一双眼睛明亮而深邃,平静的眼波下仿佛藏着不易探寻的深潭。阳光温柔地洒落在她脸上,勾勒出她高挑挺拔的身形轮廓,那份天然的疏离与优雅,让她看起来与这间喧闹而沉闷的教室有些格格不入。她的目光时而掠过课本上密密麻麻的文字,时而飘向窗外那片绚烂的色彩,眼神深处,藏着...

首 页章节目录立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