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的金陵仍在飘细细的雨,浸湿了满府红艳绸缎。 人潮退去,只剩谢怀珠坐在喜帐内,忐忑不安地等候夫君待客结束,与她行合卺礼。 金陵城内近来有两桩惹人议论的新奇事,都与她要嫁的这位夫君有关。 第一桩是镇国公与夫人早年丢失的幼子裴玄朗竟被在外任官的世子裴玄章认回,上了裴氏族谱,第二桩则是这位裴府二郎回府后极快定下了亲事,娶的娘子却家道中落,寒酸得很。 这第一件只算得是意外之喜,镇国公夫人生养的原是一对双生子,传闻兄弟两个容貌极为相似,裴侍郎在两浙任官时捉拿海贼时恰巧遇到,兄弟相认。 可第二件就有些惹京中贵妇人嗤笑了,谁不知道镇国公夫人沈氏生养了个青云直上的好儿子,因此在儿子婚事上难免眼高于顶,连寻常官宦家的女娘都看不入眼了,竟一直将世子的婚事耽搁到二十四岁上,可谁想到才认回的二郎硬是要娶养父旧交之女,大大扫了她的脸,曾经被拒的夫人们面上恭贺她双喜临门,背地里没有不笑她的。 这些闲言碎语谢怀珠在进门前就略有耳闻,她当初听闻二郎回到亲生父母身边后,虽然也替他欣喜,可齐大非偶,她不能不替自己的终身思虑,于是写了一纸书信寄去,委婉露出退婚的意思。 然而这封家书好巧不巧,落在她情郎兄长的手中,听闻镇国公世子是个极重礼法的人,厌恶始乱终弃之事,以为是二郎嫌贫爱富,在这之前向她露出了悔婚的意思,当即向裴玄朗询问这段过往,命他立刻向父母禀明此事。 裴玄朗给她回信时不曾细说这段误会,只要她安心出嫁,镇国公虽是武将出身,可本就是士族人家,自幼博览群书,夫人亦是名门之后,夫妻二人知书达理,待人都是极和善的,并不存门第偏见,甚至愿意给她置办一份丰厚嫁妆作为私产。 谢怀珠那时确定了未婚夫的心意,自然欢喜非常,他后来也时常寄信回来,夸耀他的战功……也多次向她提起她那位面冷心热的夫兄,镇国公世子裴玄章。 他二人出生只差半个时辰,然而这位兄长却处处照拂于他,教导他闲暇时多读几卷兵书。 可不知道为什么,她入金陵备嫁以后,裴玄朗便就像是消失了一样,从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