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如墨,悄无声息地笼罩着蓝田县县衙。屋内,烛火摇曳,光影在墙壁上晃荡,给本就昏暗的空间添了几分幽邃。 苏策坐在案几前,右手紧握着毛笔,那毛笔在他修长的手指间,似有千斤重,每挪动一分,都显得极为艰难。 他眉头紧锁,双眼紧紧盯着面前摊开的奏折,那奏折上已零星写了几行字,歪歪扭扭、犹如蚯蚓乱爬,与周围规整的陈设格格不入。 “唉,都穿越过来两年了,这繁体字写起来怎么还是这么不顺手!” 苏策轻叹一声,看着奏折上的字迹,嘴角先是扯出一抹玩世不恭的弧度,转瞬便化作一抹苦涩的笑。 他自幼在现代社会长大,习惯了简体字与键盘,陡然置身于这贞观年间,面对繁体字书写,着实难以适应。 他猛地想起什么,冲着窗外高声喊道:“福伯、福伯,你在不在?快来帮我一下!” 声音在寂静的夜里传得很远,惊起了枝头栖息的鸟儿。 “老爷,您唤我?来啦!” 门帘被轻轻挑起,一位年近五旬、面容和蔼,带着几分沉稳气质的老者快步走进来。 老者身着朴素却整洁的衣物,进门后,双手抱拳,恭敬地问道,“老爷,有何吩咐?” 苏策脸上挤出笑容,语气中却难掩焦急:“福伯,快过来帮我看看这奏折。” 福伯无奈地苦笑一声,躬身说道:“老爷,您这称呼可折煞老奴了。按族里规矩,老奴身为您的管家,伺候您是本分。您年纪虽轻,却身负县令重任,往后莫要再这般客气,否则老奴实在惶恐。” 福伯跟随苏策多年,深知这位年轻县令的脾性,不拘小节,对下人和善。 苏策哈哈一笑,随手将桌上写坏的奏折揉成一团,丢进纸篓,又摊开一份崭新的空白奏折,说道:“福伯,别啰嗦啦,老规矩,我说,您写。” “哎,好嘞。” 福伯应了一声,熟稔地走到水盆边,挽起袖口,仔细净手,而后恭恭敬敬地坐到桌前,抬头,目光专注地看着苏策。他腰背挺直,坐姿端正,尽显饱读诗书之人的风范。 苏策略作思忖,在脑海里费力地搜罗着适合的词句,缓缓开口:“嗯...... 这么写 ——贞观十年夏,蓝田县遭旱魃肆虐,烈日高悬,久未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