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明爷爷最为骄傲的一笔投资就是花了自己这么些年积攒的钱在以前的郊外买了一幢房,底下一楼还附带三间店面。刚买那儿的时候,所有人都说他们家是傻瓜。不要城里好位置,偏偏在郊区弄了那么一幢,自己有天有地又怎样,还不是住在荒郊野岭。 谁也没想到,没过几年,这郊区就变成了城区,再过几年,就在他们家对面建了一所学校。这学校越来越好,学生越来越多,倒是成了这个地方最出名的重点小学。 从建小学开始,闻明爷爷力排众议,把自家一楼店面收回来,自己开了小卖部,就专门做点学生生意,文具零食雪糕一应俱全,甚至还附带了一点小吃,谁看了不说一句全面。 所有人都羡慕闻明家住得离学校近,永远不会迟到。哪怕那边早读铃响了,他都能从家门出来压哨冲进教室门。 但是他烦死了住校门口这事。 只有住在学校对门的人才能理解他的痛苦。因为离学校太近,他妈那个迷你望远镜就能看他在学校里一举一动,比什么高清摄像头都好使。 因为离学校近,什么假期活动,回校打扫卫生——这些活儿他肯定都是头一个报名的。理由很简单:你家离学校近,总要照顾一下路远的同学,稍微奉献一下。 这一奉献就奉献了整个读书生涯。 还有家访,年年都到他家里家访,他这是什么定点npc刷新处吗?每次离开学校都先到他这里刷新一下。谢谢,但没必要。老师们就不能只是过来买个东西吗?更过分的是,实验小学它升级了,还有初中和高中部,都在这条街上。 也就是说,从小学开始,闻明活动范围就没离开过这条街。 闻明有时候真觉得,自己家是不是和这学校捆绑了,每个角落都充斥着学校的味道。学校里的老师看着他长大,从校工到校长,每个都对他家熟悉地不得了。 有时候他甚至想,他家是不是都要算实小固定npc了,写进规则里的那种——已知,实小门口必须要有个小卖部。 他觉得自己读书生涯最高兴的时刻就是高考结束填志愿,天南海北哪儿都行,只要能离开这里。谁想到,他差了两分滑档,呲溜一下掉进了这边大学城。 很好,有进步了,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