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州府,早春,细雨翻飞,天气阴冷湿寒。 昏暗的厅堂内,尖利得像是在铁上刮过的辱骂斥责声,不断朝温屿头上砸来。 “温氏你这小娼妇,以为躺在床上称病装死就能混过去!”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妇人挥舞着手臂,神色狰狞着骂得唾沫横飞。 厅堂内其他男男女女,你一言我一语,争先恐后跟着骂:“贱妇生的野种,在荀氏混吃混喝这些年,早就该赶出去了!” 在半昏睡中,温屿从床上被粗壮婆子拖到厅堂,迎面便是劈头盖脸地一通骂。她茫然打量着眼前的情形,努力让自己保持清醒。 这时,脑中涌起似是而非的记忆,温屿勉强理出了些头绪。 围着她骂的这群人,是原身公爹荀大福的原配、妾室,一众儿孙。 他们要将原身夫妻赶出荀氏,理由如下: 原身的夫君荀舫,非荀大福亲生。 荀舫生母秦氏,本为荀大福在外地做买卖时置办的外室。 秦氏趁着荀大福外出经商,与人私通有了荀舫,荀大福当了便宜爹。 证据则是荀舫俊俏似美娇娘,荀大福生得五短三粗,儿女们相貌与他并无相似之处,一看就是野种。 荀舫的真正出身,温屿无从得知。从他们的话,加上残存的大致记忆,她明白了荀氏众人着急忙慌,要将他们赶出去的真正缘由。 如今荀大福重病在床,已在弥留之际。 荀家是做布帛买卖的商户,家中有三间布庄。 荀大福生了五儿三女,宅邸虽宽敞,妻妾儿女孙辈们将院子填得满满当当。荀大福偏爱荀舫,让他住了宅中最好的两进院落。 荀大福还将荀家最大的布庄交给荀舫经营,引得几个儿子与他已吵过无数次。 荀氏众人看中了他们的院子,以及布庄。 要是再不识相赶紧交出院子布庄,估计会再次横死。 因为温屿穿来时,原身坐的骡车不知何故掉进河中,万幸得经过的船只搭救。 好心人将他们送回荀家后,荀氏众人连湿衣都未曾替她更换,院中亦不见人影。 春寒料峭的天气,温屿是打着寒噤穿到了这个陌生世界。当时她的身体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