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女夫子是谁

风与树的歌/著

2025-07-18

书籍简介

【简版文案】志同道合?还是阴湿纠缠?章文瑛觉得自己从来就没有看清过自己和杜稜之间的关系。——当她深陷重围,被黄巢部队的残部差点射杀时,他宁可扑上来挡箭也要救下她。——而当她冒天下之大不韪开办女学时,他却因想保护她而借那桩仓促成就的婚事带她离开故里,引起她的误会。好在,他们还有很长的一生来继续磨合。【详版文案】姐夫身亡,夫家来人辱骂阿姐守寡是假,不守妇道抛头露面办女学是真那天,六月的暑日下起了冰雹。章文瑛第一次发现自己引以为傲的辩才甚至无法帮助自己亲姐姐,闺阁女子不得和外人逞口舌之争,阿爹阿娘把她锁在了闺房内。在生离死别目前,一切语言都是如此苍白无力。心灰意冷之下,章文瑛姐姐成为一名女冠遁入空门,潜心修道不问世事。冰雪聪明的小外甥被自己父亲族叔强掳走,从此母子再难相见。与此同时,章文瑛的父母和哥哥嫂嫂回山中老宅躲避战难,自己仓促结婚随夫君出征,父亲至交罗隐则被迫出仕杭州。曾经孤山书院的几位创始人劳雁各飞,只能相诺各自办学。多年以后再聚首,章文瑛姐姐成为了道院哲学的宗师,开启了唯名论与唯实论的时代之争。哥哥嫂嫂则兴办农学和工学,成为世俗教育的代表人物。而章文瑛和她夫君,则成为了执掌一方的节度使,并普及了作为义务教育的蒙学。罗隐叔叔也被她招至麾下,帮忙筹备武学堂。几人回想一路走来的艰辛,感叹不已。章文瑛最后举杯道“人生常聚散,相逢且欢娱。使君各有志,莫如儿女语。”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让我们一同饮尽这美酒,诉说我们共同的过往和理想,欢饮达旦到天明。

首章试读

“小儒末座频倾耳,只怕城头画角催。” 中年儒生抚摸着自己优雅的山羊胡吟道,然而很快便被一中年妇人拧住了耳朵。 “又去夜宴,又去夜宴!好不容易中了进士,你这守孝三年,怕是与官场彻底无缘了。去给我找个正经营生,别每天只知道饮酒作诗,你爹生前好不容易攒下的家底都要给你败光了。” 听闻此言,中年儒生愁眉不展,举手扶额道:“如今天子不理朝政,宦官卖官鬻爵,哪里还有地方有个正经营生,难不成你让我去这帮目无君上的节度使手下当幕僚。我好歹也是个进士,你让我座师面子往哪里搁。” 中年妇女柳眉倒竖,叉腰怒喝道:“你倒是留在长安求张舍人啊!你待在钱塘,光过来招募的人就有三批。那姓崔的姓高的和姓董的,这帮武人哪个肯听理,都是二话不说就拿刀砍的主。我娘仨好不容易从战乱里死里逃生,从桐庐来了钱塘,别到头来被你连累了。” 两人正争执不休,忽然一个身穿石青色襦裙的少女掀帘入内,笑道!“爹爹娘亲切莫争执,我有一计!” 中年儒生定睛细看,原来是自家幼女章文瑛。自己在外漂泊已有十年之久,离家时扯着裤腿喊爹爹的总角少女,如今竟已出落成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 章文瑛之名乃是其祖父章孝标所取。作为当地有名的进士世家,章家可以说是诗文传家的典范,孩子们也是自幼便跟着祖父开蒙读书。 虽然父亲章碣长年在外,但他的诗文一直是孩子们的榜样。尤其是他自创的变体诗,风行一时,如今的才子罗隐、方干等人都纷纷效仿唱和。 然而章文瑛在及笄之年落水后大病了一场,从此却无心诗文,反而研究起了算学和机关术。 一向对几个孙儿要求甚严的章孝标自然愤怒不已,对她严加训斥。然而章文瑛递上一篇策论,立刻打消了祖父的怒火,反而对她赞赏不已。 章文瑛究竟写了什么?谁也不知道。因为她后来就回门烧掉了这篇策论,这成了一个永恒的谜。只是她哥哥偷偷将一篇她写下后扔在一边的《六国论》带给好友传阅,令这帮书生惊叹不已,从此得了个“女翰林”的绰号。 章文瑛还没开口,颇知其女的鲁氏便抬眼送了个眼刀...

首 页章节目录立即阅读